全球的3D打印行业的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展,在2010年时全球市场规模是13.25亿美元,根据德勤波兰报告到2015年时,3D打印的市场已经达到了48亿美元,据专家估算,到2020年,整个3D打印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5亿美元。并且根据报告,可以看出,到2015年为止,整个3D打印市场中销售的打印机硬件,95%的都是桌面级的3D打印机,工业级打印机仅占5%。
面对如此庞大的3D打印市场,1990年以来,国内的很多高校先后开始了3D打印技术的创新设计与自主研发。华中科技大学借助于自身在分层实体制造方面的优势,设计制造了HRP系列成型机和相应的成型材料;清华大学则将主要的研究放在了现代成型学理论、分层实体制造、FDM工艺等方面;中国科技大学创造性的将打印头的数量提高到了八个喷头,形成了组合喷射装置,期望应用于微制造、光电器件等精细制造领域。近些年国家也不断提高在3D打印领域的投入,已经研制成功了多种成型方式的打印设备,与国外设备在实现效果上不相上下。国内的3D打印主要应用在新产品制造、铸造、医疗等领域。
但从整体发展水平上来看,国内3D打印技术的研发水准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。国内3D打印机技术发展较为滞后,研发团队的技术积累还相对薄弱,加上支持的资金不到位,造成了整体发展缓慢,并且大量的研发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,无法商业化运作,形成良性生态。另外3D打印在国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制度,使得国内的3D打印机市场鱼龙混杂,没有标准,造成了用户在使用时存在多种不便,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限制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。此外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仅是桌面级的3D打印机,其凭借较为低廉的价格开拓了广泛的市场,但是这种打印机由于只能打印单一材质的材料,无法实现多材料同时打印,构建的三维模型只能是单一材料,要想获得多材料模型只能分模块打印然后通过粘合剂等粘合,在多材料打印方面还是空白。
你可能感兴趣的类似3D打印资讯